为深化机器人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合作桥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9月6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召开了2025年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产学研对接工作会。会议由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张国政主持,高校专家、企业代表与校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合作路径,共促产业发展。
首先,张国政院长首先介绍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各项工作。然后,科研处郑晓峰处长致辞。他指出,机器人产业是安徽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产学研对接是打通“科研-产业-教学”闭环的关键抓手。电气工程学院依托机器人相关专业优势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既契合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定位,也能为企业技术升级、高校科研落地提供双向支撑。他希望通过本次会议,推动校企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技术难题协同破解、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达成实质合作,让平台成为产学研融合的“纽带”与“孵化器”。
会议核心环节围绕“校企合作科研与技术服务”展开深入研讨。企业代表率先发言,结合行业痛点提出合作需求:于晓东介绍了芜湖固高在自动化设备运维中的技术瓶颈,希望联合学院开展专项技术研发;金海涛提出安徽宏途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中对定制化技术支持的需求,期待与教师团队共建技术服务小组;胡国栋则聚焦人才储备,建议通过“企业订单班 +科研实践”模式,培养兼具理论与实操能力的技术人才。
高校专家与校内教师积极回应,围绕合作方向展开交流。刘有余教授从学术研究角度,建议校企聚焦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感知等细分领域申报联合科研课题;乔志杰教授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提出将企业技术需求转化为实训项目,实现“技术服务与教学实践”双向赋能;学院骨干教师则分享了近期在机器人故障诊断、智能控制等领域的科研进展,与企业代表初步达成技术服务合作意向,明确了后续对接时间表。
张国政在总结中表示,本次会议让校企双方精准对接需求、凝聚合作共识。学院将以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为载体,尽快梳理研讨成果,推动合作意向落地为具体项目,同时持续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为校企科研合作、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提供常态化支撑,助力安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稿:甘泉 审核:张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