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隐形翅膀 > 正文

可爱安徽----艺苑奇葩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日期:2010-07-19 】

 

     建安文学

       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建安是汉献帝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则指建安至魏初一段时间。

    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绩最为显著。不少作品从汉乐 府民歌中吸取营养,反映出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之痛苦,要求国家统一、人民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常以“建安风骨”加以推崇。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均有赞誉。主要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应、刘帧)等。

    桐城古文派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这是清朝乾隆年间世人对桐城文章的赞誉。
    清代文坛上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魁、姚鼐均为安徽桐城人,故名。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罕见。
  该派主张师法先秦两汉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反对八股文,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古文理论。创始人方苞继承明代归有光的“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的主张。“义”,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 “法”,是指表达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采理,运用材料以及语言等。他要求作文“明于体要”、语言“雅洁”。刘大魁补充方氏理论,认为“义理、书 卷、经济”是文章的材料和内容,而“神、气、音节”是作家之“能事”。姚鼐又发展刘氏理论,提倡“义理”、“考据”、“文章”三者合一,并对各种文体提出“神、理、气 味、格、律、声、色”八点要求。他把作品的风格分为 “阳刚”和“阴柔”两大类。
     该派的理论强调义理与辞章的统一,概括历代古文家在章法、用语上的不少成就特 别强调文章的一整套具体的形式技巧。该派的作品中 碑志、传状较多,艺术上以典雅、洁净、凝炼著称。名篇有方苞的《狱中杂记》、姚鼐的《登泰山记》等。
     桐城派绵历二百余年,它的兴衰史可分为三个阶队。第一阶段以方、刘、姚为代表。第二阶段,自姚鼐至曾国藩。第三阶段从吴汝纶到“五四”前后。
 
 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流行于安庆、池州、徽州一带,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之一,它以安庆地方语言为歌唱基础,抒情见长,优美动听,如行云流水,富于韵味。黄梅戏剧目有大戏36本,小戏72出。唱腔100多种。伴奏乐器主要是高胡及民族乐器和锣鼓。黄梅戏以安庆为中心迅速发展,合肥及安庆市均有黄梅戏剧团和学校,农村有业余剧团。著名演员有严凤英、王少舫、马兰、韩再芬等。

 
      黄梅戏的发展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第1阶段,约从清代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初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如《打猪草》、《卖斗箩》等。演唱时,只用打击乐器伴奏,人声帮腔,以载歌载舞为特点,表演着重对自然生活的细致模拟,而无固定程式。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唱自乐的文艺形式。

    第2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26年,著名演员丁永泉(旦) 和曹增祥(生)、丁和寿(丑)等进入安庆市区,先是分散清唱,影响日渐扩大,后进入固定场所,作营业性演出。到1931年,安庆市区已有两家演出黄梅戏的剧场,即新舞台和爱仁戏院。1931年和1934年,分别由查振卿、丁永泉等带黄梅戏班到上海,在九亩地一带演出,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返回安徽。

     第3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舅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做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有成就的演员。现在黄梅戏专业剧团共有50个,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现已成为颇受全国广大观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闻名久远,影响广泛,从闽剧到京剧,许多剧种中都有所反映,并从中吸收养份。据曲艺界考察,凤阳花鼓起源于欢乐秧歌,如《帝乡纪略》云:凤阳府泅州“插秧之时,远女男女,击壤互歌”。《霓裳续谱》所收《凤阳歌》中有唱词:“凤阳姐儿唱秧歌,想着山后的情哥哥”。据清乾隆时赵翼《陔余丛考》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沿途行乞卖唱,其词日:
          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悲伤唱词,生动形象地反映出解放前凤阳人民凄惨生活,他们在家乡无法活命,只有身背花鼓,渡长江,过黄河,背井离乡,走南闯北,以乞讨谋生。
   
  解放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地挖掘整理这一渊源流长的民间艺术,剔除糟粕,保留精华,赋于它新的生命。风阳花鼓不再作为乞讨的工具,而以江淮文化一朵奇范登上中华民族的艺术殿堂。
   
  凤阳花鼓,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易学易懂,凤阳人民利用这种艺术形式歌颂祖国歌颂党,倾吐心声,赞美生活。50年代凤阳花鼓曾唱到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赏。周恩来总理称凤阳花鼓为“东方芭蕾” 。  
   
  如今,凤阳花鼓已经成为著名的地方曲艺。新春佳节或庆祝活动,表演大型花鼓,数十人演出,造型多样,音乐流畅,气势恢宏。凤阳花鼓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祁门瓷器

     祁门瓷器指用祁门瓷土就地烧制的瓷器。祁门盛产瓷土,历史悠久.境内出土文物表明,徽州瓷器最早见于西周时期,有专家说屯溪飞机场挖掘出的西周古墓里有古瓷,其胎土就取之祁门,并推断祁门有古窑址、祁门瓷土从唐代起就供应景德镇,明宋应星《天工井物》记载:景德镇“从古至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

  明代祁门人多建碓生产,至清康熙年间已批量生产。当年景德镇为慈禧太后烧制御床成功,用的就是邪门在岭的瓷土,庄岭矿因而有了“太后坑”之称。祁门瓷土品位高,质量好,有“天然配方’之誉。

  民国四年(1915年),太和坑、林家坞瓷石瓷土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级奖和银质奖章。

  建国四十余年来,祁门县坚持开拓创新,先后兴办祁门瓷土厂和祁门瓷厂,从加工瓷土到生产瓷器,从生产粗瓷普瓷到生产中高档瓷,闯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发展瓷业之路。

新安绘画

      新安绘画源元流长。“新安画派”的奠基者是明代休宁人丁瓒、丁云鹏父子及歙人李流芳等。明末休宁画家程嘉遂、李永昌等崇尚倪瓒,枯笔皴擦,简而深厚,开始形成“新安画派”之风格。但真正形成“新安画派”并在中国画坛独放异彩,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这些出生于黄山脚下处于改朝换代之际的遗民画家,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新安画派”的领袖是江韬(法名弘仁,别号渐江、梅花古衲)。自明万历至清乾隆间,“新安画派”画家有70余人。现代后继者中名声最大的首推黄宾虹大师。

  天都画派:指明代后期存在于黄山周围的一个画家群。这一群体成员都是黄山附近休宁和歙县两地人,并且都是以黄山为主要图写对象,画风趋近元代画家倪云林。“天都画派”名称的首倡者为清初画家龚贤。

  黄山画派:是指清朝初年扎根黄山,潜心体味黄山真景,描绘黄山神妙绝伦的境象,在山水画史上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一个不同籍贯的山水画家群。“黄山画派”作为一个专有名称提出的年代较晚,由现代画家黄宾虹、潘天寿、贺天健等人归纳而成。公认的黄山画派的代表人物为渐江、梅清、石涛,除此以外,还有如程鸣、释弘智、僧雪庄、释半山、法若真等一批左右成就的画家。黄山画派成员所属范围和时限都比新安画派和天都画派宽泛,黄山画派之得名士因为这一画家群皆以黄山为绘画主题,且形成独特的风格。而画家本人不一定是黄山人或天都人、新安人。近、现代很多著名的画家如黄宾虹、张大千、汪采白、刘海粟、赖少其等诸人,均可归入这一流派。

  海阳四家:指的是明末清初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四画家。其中后三人为休宁人,渐江也与休宁关系密切,所以后人就以休宁的别名“海阳"来统称这四位新安画派绘画大师。

 徽派盆景

    徽派盆景是我国盆景重要流派之一,主产于黄山歙县卖花渔村。徽派盆景植物以梅树等枝干虬曲的木本植物为主。其特色古朴、道劲、凝重,风姿卓越,充满神韵。

 

阜阳剪纸

      阜阳剪纸又叫窗花,在阜阳、毫州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阜阳剪纸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在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时,用剪纸装饰物品,其情趣醇和,绚丽多彩。

  郭沫若同志在《百花齐放诗歌剪纸集》中曾经吟咏;“请看剪下出春秋,顿使东风遍几垓。”阜阳地区的剪纸,一向以它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纯朴的艺术特色而享有盛誉。一九七八年以来,阜阳剪纸继在合肥、上海、南京、北京以及日本的东京等地展出之后,又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阜阳剪纸的大部分作者都土生土长,他们以自己的作品来表达生活情趣,美化周围环境。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人们习惯用剪纸装饰物品;妇女们在鞋帮、衣帽、枕套、手帕、围裙上绣的花样,也欢喜用剪纸作底稿。农民传统的朴素的审美观,直接影响着艺人的剪纸作风和作品内容。阜阳剪纸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如农民剪纸家陈之仁和王家和合作的《丹凤朝阳》,以天上最明亮的太阳和鸟中最美的凤凰,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光明的追求,寄寓生活以美好的愿望。其它如反映花鸟虫鱼的《两个孔雀》、《月桂飘香》、《团凤》、《鸳鸯》,反映古戏、动物的《挑花桃》、《三顾茅庐》、《狮子》、《戏猫》,反映神话传说的《八仙过海》、《神医华佗》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植保员》、《又长大了》等作品,都是取之于民间,用之于民间,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在多样中有所发展而不失乡土气,在手法上有所创新而不损传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