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隐形翅膀 > 正文

从古代读书诗中看古人如何对待读书

【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日期:2012-05-06 】

我国古代不少名人重学习爱读书,并且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受,由此还写下了不少谈论读书的诗。他们的诗句发人深省,启迪心智,值得一读,从中还可窥到古人读书的态度与真知灼见。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时光易逝,失不复返,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劝导世人在小时就要养成起早贪黑勤奋好学的习惯,若小时不知努力读书,到老时则后悔莫及了。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写他读书时的环境、景色和感悟,一个人肯在少年时下工夫学习,不浪费半寸光阴,才能事业有成。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子聿是陆游最小的儿子。这首诗是陆游在教诲儿子,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浮浅片面的,只有通过亲自实践、身体力行,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动。诗中说,池塘因为常有活水流来,所以才像明镜那样清沏,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境界,同一个人在学习中搞通问题,心里立刻豁亮起来很相似。所以,我们不能死读书,而是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善于思考才行。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著有《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写有《怜思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劝人们读书要专一,切忌胡思乱想。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他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使灵魂得以净化,从而进入一种崇高的境界。

清代诗人袁枚,博学多才,他的一首读书诗提醒人们,读书要求理解,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代诗人萧抡谓写有《读书有所见作》诗: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忠告人们要热爱读书,读书要持之以恒,并将其道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其第一首为: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惰孔思正追寻。一寸光阴一寸金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常被后人引用。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读书情有独钟。他的《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不但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进行了诗化,而且告诫人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写过一首题为《读书》的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首诗是他读书的经验之谈,他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在涵泳(细细体会琢磨)。

宋代诗人刘过有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诗中提出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读史》: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读dàn淡,又读tǎn坦。黑,不明。)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告诉人们,历史人物的成功,都是经过刻苦努力的。同时也指出,有的史书并不完全是真实的记录,当时就以讹传讹,后世则把糟粕当成精华,千秋万世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