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及时了解我系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电气系各班心理委员的专业培训和沟通,使之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3月26日电气系心理辅导站利用午休时间召开了全系学生心理委员心理健康座谈会。
心理辅导站吴胜老师主持会议并做了专题辅导,他强调着重强调:各班心理委员必须切实落实自己的职责与义务,积极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心理动态,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更快更好的解决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站的日常工作,各班心理委员之间一定要努力学习,加强交流,总结经验,提高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及时解决个别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
会上,心理委员就如何得到他人的信任,如何进行心理辅助,怎样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吴胜老师向大家认真介绍了“情绪障碍”、“抑郁症”“人格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等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本次心理委员座谈会让各班心理委员受益匪浅。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积极的为同学解决相关心理问题,掌握同学们的心理动向,为解决同学的心理健康尽职尽责,使校园更和谐,让同学更健康……
电气系心理辅导站
2010年3月26日
附件
心理座谈会讲稿
教育目的
对新生进行心理指导,以大学生活环境的适应、宣传心理咨询中心为主题,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提高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
内容提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二、大学生活的主要变化
三、新生适应期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概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与心理咨询
(一)健康的科学含义
“健康”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尚书 洪范》“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
“健康”有“刚健”、“无病”,于是“安乐”之意。
WHO(1948年)向全世界发出的有关健康认识的呼吁指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较高水平的安全感。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现实环境。
2.智力正常。有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3.情绪健康。乐观开朗。
4.人际关系和谐。交往动机端正,乐于交往。
5.社会适应正常。能对环境做客观评价,能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
6.意志品质健全。对自己行动社会意义有正确理解,并能支配之。
7.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全的人格。能立足现实,正确看待和评价自己
8.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角色。朝气蓬勃、勤学好问、喜欢探索和创新,举止言谈有修养。
(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标准
1、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患了心理疾病。
2、“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患是一个缓慢转化的渐进过程,反之亦然。
3、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对大学生而言,心理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痛苦和烦恼。但随着自我的成长、经历的丰富、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这些痛苦和烦恼都会释然。
(四)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英文中被称之为“咨询”(counseling):
特征之一:咨询过程是建立在咨询者与来访者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
特征之二:咨询是—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咨询者所运用的有关理论与技术以心理学为基础。
特征之三:它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可提供职业、学业、疾病的康复、婚姻家庭等多种咨询服务,以帮助个体达到更有效地发展及取得更高的成就。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心理咨询”作如下定义:
心理咨询——是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也即助人自助。
二、大学生活的变化
1、生活环境的变化
2、学习状况的变化
3、人际关系的变化
4、管理方式的变化(见附页《为何实施半封闭军事化管理》)
三、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
1、自我评价失调
2、孤独感与恋群感交织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放松与紧张同在
5、求知与厌学共融
6、独立与依赖相随
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自我
2、塑造理想人格
3、重构奋斗目标
4、积极自我肯定
5、不断超越自我